遺的注音

在线查字典2020年06月22日國語詞典270

本文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遺字的繁体、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释和含义,包括基本解释及含义,网络解释及含义,遺字的组词及含义解释,遺字的近义词及反义词,遺的同音字,遺的同部首字,遺的同笔画字等。

遺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,相关内容:遺新华字典遺康熙字典遺中华字典遺國語詞典遺汉语字典

【遺】的注音

繁体注音ㄧˊ、 笔画15

简体拼音部首

遺字五行遺字结构左下包围 遺字五笔KHGP
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07A 仓颉编码ylmc 郑码编码jilw

四角编码35308 遺字电码6695 遺字区位

【遺】的國語詞典

遺:ㄧˊ yí

亡失、丟掉。

《韓非子·難二》:「齊桓公飲酒醉,遺其冠,恥之,三日不朝。」

唐·崔國輔〈長樂少年行〉:「遺卻珊瑚鞭,白馬驕不行。」

脫漏。

《韓非子·有度》:「刑過不避大臣,賞善不遺匹夫。」

宋·趙汝鐩〈翁媼嘆〉:「愁死未死此何時,縣道賦不遺毫厘。」

舍棄。

《易經·泰卦》:「包荒,用馮河,不遐遺。」

唐·孔穎達·正義:「遺,棄也。」

《史記·卷八三·魯仲連鄒陽傳》:「遺公子糾不能死,怯也。」

唐·司馬貞·索隱:「遺,棄也。謂棄子糾而事小白也。」

忘記。

《孝經·孝治章》:「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,不敢遺小國之臣。」

《孔子傢語·卷七·五刑解》:「鬥變者,生於相陵;相陵者,生於長幼無序而遺敬讓。」

留下。

如:「不遺餘力」、「遺臭萬年」。

《史記·卷一○·孝文本紀》:「太仆見馬遺財足,餘皆以給傳置。」

唐·杜甫〈哭嚴仆射歸櫬〉詩:「一哀三峽暮,遺後見君情。」

離開。

《莊子·田子方》:「向者先王形體掘若槁木,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。」

《文選·曹植·七啟》:「亦將有才人妙妓,遺世越俗。」

排泄。

《史記·卷八一·廉頗藺相如傳》:「廉將軍雖老,尚善飯,然與臣坐,頃之三遺矢矣。」

《南史·卷一九·謝靈運傳》:「又嘗於閣省裸袒酣飲,及醉小遺,下霑令史,為南司所彈,幾卿亦不介意。」

剩餘。

如:「暴露無遺」。

亡失的東西。

如:「路不拾遺」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「子產退而為政。五年,國無盜賊,道不拾遺。」

《文選·司馬遷·報任少卿書》:「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,招賢進能,顯巖穴之士。」

留下的、剩餘未盡的。

如:「遺言」、「遺產」。

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:「其故傢遺俗,流風善政,猶有存者。」

《漢書·卷二四·食貨志上》:「地有遺利,民有餘力。」

遺:ㄨㄟˋ wèi

贈送、給予。

《三國演義·第三三回》:「表然其言,先遣人以書遺譚。」

《史記·卷五五·留侯世傢》:「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,使請漢中地。」

遺

【遺】的基本含義

1.遺失;丟失。

2.遺漏。

3.指失物。

4.指散逸的典籍。

5.缺漏;失誤。

6.遺棄;捨棄。

7.遺忘。

8.遺留。

9.剩餘,未盡。

10.指前代遺留的風氣、風格等。

11.離開,脫離。參見“遺世”。

12.墮,落下;下垂。

13.專指死人留下的。

14.指帝王臨終遺命。

15.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。

16.指便溺。

17.廢止。

【遺】的網絡含義

未檢索到遺字的網絡釋義。

【遺】的组词及解释

暂无遺组词的词语

【遺】的近义词,【遺】的反义词

遺的近义词:查无遺的近义词

遺的反义词:查无遺的近义词

【遺】的相关字

1、与【遺】同音的字

遺同音的字:貽(yi2),洟(yi2),?(yi2),?(yi2),椬(yi2),狏(yi2),讉(yi2),嶬(yi2),?(yi2),狋(yi2),怡(yi2),?(yi2)

2、与【遺】同部首的字

遺同部首的字:迿,辿,迻,近,邈,逭,逸,选,?,远,逡,選

3、与【遺】同笔画的字

遺同笔画的字:諈,蕲,觑,鋫,?,槷,磙,蝚,頛,?,貏,慗

网友正在查与【遺】的相关的汉字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踔的注音

下一篇:畾的注音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