旒的注音

在线查字典2020年06月22日國語詞典290

本文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旒字的繁体、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释和含义,包括基本解释及含义,网络解释及含义,旒字的组词及含义解释,旒字的近义词及反义词,旒的同音字,旒的同部首字,旒的同笔画字等。

旒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,相关内容:旒新华字典旒康熙字典旒中华字典旒國語詞典旒汉语字典

【旒】的注音

繁体注音ㄌㄧㄡˊ、 笔画13

简体拼音liú 部首

旒字五行旒字结构左右 旒字五笔YTYQ
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5D2 仓颉编码ysoyu 郑码编码syzn

四角编码8212 旒字电码2471 旒字区位7628

【旒】的國語詞典

旒:ㄌㄧㄡˊ liú

旗子上垂下來的彩帶。

《玉篇·?部》:「旒,旌旗垂者。」

《史記·卷二四·樂書》:「龍旗九旒,天子之旌也。」

冠冕上垂懸的珠玉。

明·張自烈《正字通·方部》:「旒,以絲繩貫玉,垂冕前後也。」

《後漢書·卷二六·蔡茂傳》:「賜以三公之服,黼黻冕旒。」

旒

【旒】的基本含義

1.旗子上的飄帶。

2.古代帝王禮帽前後的玉串。

【旒】的網絡含義

旒,形聲。字從?(yǎn),從疏省,疏省亦聲。“疏”省意為“條帶狀”、“梳齒裝”。“?”意為“旌旗”。“?”與“疏”省聯合起來表示“旌旗上的梳齒樣條帶裝飾物”。本義:旌旗上的梳齒樣條帶裝飾物。說明:本字《說文》所無。

【旒】的组词及解释

组词拼音解释
旒纩[liú kuàng]1.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。亦借指帝王视听。
九旒[jiǔ liú]1.亦作“九斿”。亦作“九游”。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。
宸旒[chén liú]帝王之冠。借指帝王。唐 无名氏《梅妃传》:“忆昔 太液 清波,水光荡浮,笙歌燕赏,陪从宸旒。”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·首引》:“幸 子由 申救,远謫 黄州,不久量移 儋耳,重拜宸旒。”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·笏囊佩袋...
邃旒[suì liú]本指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。借指皇帝。
垂旒[chuí liú]1.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,以丝绳系玉串而成。
旄旒[máo liú]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。
旌旒[jīng liú]亦作“旌斿”。旌旗。
凝旒[níng liú]1.冕旒静止不动。形容帝王态度肃穆专注。
蔽旒[bì liú]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。借指皇帝面前。语出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:“古者圣主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。”明 李东阳《吊颜鲁公词》:“如公者状貌不达於蔽旒,足迹不登於巖廊,而乃身任国纪,义存天常。”
辰旒[chén liú]古代旌旗名。即太常旗。上画日、月、星,垂十二旒。
丹旒[dān liú]丹旌。
旒缀[liú zhuì]旌旗的垂饰。系结于旌旗之上。喻附属,附赘。唐 杜甫《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使者纷星散,王纲尚旒缀。”仇兆鳌 注:“《诗》:‘为下国缀旒。’注:‘缀,结也;旒,旗之垂者。言天子为诸侯所繫属,如旗之縿为旒所缀也。’...
扆旒[yǐ liú]皇帝的代称。旒,帝冕。
旒翣[liú shà]丧葬时用的铭旌与翣柳。
旒旐[liú zhào]指铭旌。
玉旒[yù liú]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。常以代称天子。
彩旒[cǎi liú]亦作“綵斿”。旗帜上的彩色飘带。借指彩旗。
旗旒[qí liú]1.亦作“旂旒”。指铭旌。
旒旗[liú qí]含义旒旗 指铭旌,古人用以书德行。历史记载《文选·潘岳》:“行以号彰,德以述美。敢托旒旗,爰作斯诔。
赘旒[zhuì liú]赘,连缀;旒,旌旗上的飘带。比喻实权旁落、为大臣挟持的君主。后亦指有职无权的官吏。《公羊传·襄公十六年》:“君若赘旒然。”何休 注:“旒,旂旒;赘,繫属之辞,若今俗名就壻为赘壻矣。以旂旒喻者,为下所执持东西。”唐 ...

【旒】的近义词,【旒】的反义词

旒的近义词:查无旒的近义词

旒的反义词:查无旒的近义词

【旒】的相关字

1、与【旒】同音的字

旒同音的字:嵧(liu2),镠(liu2),?(liu2),蓅(liu2),畱(liu2),硫(liu2),璢(liu2),?(liu2),?(liu2),骝(liu2),懰(liu2),駵(liu2)

2、与【旒】同部首的字

旒同部首的字:旟,斾,旕,於,?,旙,旐,旎,方,旆,旀,旋

3、与【旒】同笔画的字

旒同笔画的字:塒,躱,厀,楣,?,稓,?,楪,?,?,?,?

网友正在查与【旒】的相关的汉字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旓的注音

下一篇:賌的注音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